技術都不是突然之間出現的
在外面熟悉的word2vec誕生之前,到底發生了什麽?
是什麽引導到word2vec的提出呢?
在這裏,我們一步步看下這段歷史的過程,代入設計者的思維,對於之後的理解相信會有不少幫助~

詞向量的發展過程
要用電腦去處理文本,首先是要讓電腦可以理解文本。
因此需要將文本換成數字來表示
最簡單方法是one-hot encoding
給每個詞一個id,向量長度就是詞表的長度

這個方法簡單,效率高
要表示詞組,可以用ngram

要表示句子,則是bag-of-words

one hot/bag of words 這種方式建立表示這個詞在不在文本中這樣簡單的關係
讓電腦理解文本,只有這些訊息是遠遠不夠的
因此,除了將文本換成數字表示外,還希望這些數字本身能包含語義訊息 - 如重要性/詞語含義/上下文關係等等

一個做法是給與不同的詞語不同的權重,使重要的字權重更高
什麽是重要的詞呢,這裏介紹兩個有名的想法

一個是考慮詞出現的頻率,越常出現的詞,重要度應該越高,但太長出現的往往是沒有什麽意義的詞 - 如的/嗎/他/我 之類的停用詞。
很常出現,而且是某個領域的專有名詞,才是我們認爲重要的詞,因此多加一個考量因素 - 這個詞應該在某些文本中有出現,而不是所有的文本,越少文本有出現這個詞,重要性越高。
這個想法得出的指標就是 - TF/IDF

另外一個想法取自Google 的 PageRank,PageRank 的想法是一個重要的網頁之所以重要,是因爲有其他重要的網頁指向它。換到詞來看,一個詞之所以重要,是因爲有其他重要的詞在旁邊。這個方法叫做TextRank

這個做法也只是給詞語一個權重,也沒能反映出他們之間的關係,我們需要另闢蹊徑去建立描述詞與詞之間關係的數學模型

統計上的模型這時候可以大派用場了
有個想法就是 - 事物之間的關聯度不一樣,那麽 他們相遇的機率 跟 他們剛好碰到一起的機率 也會不一樣
若 相遇的機率 比 剛好碰到一起的機率 要高,表明他們關聯度比較高
若 剛好碰到一起的機率 比 相遇的機率 要高,表明他們關聯度很低
換成數學會是
$$ \frac{P(ab)}{P(a)*P(b)} $$
這個指標也就是
Mutual Information

詞語之間算出Mutual Information,還是上面weight的方法,這些訊息會以矩陣的形式存放,隨著詞表擴張,這個矩陣也變得十分龐大,因此還衍生出一系列矩陣化簡的方法
SVD \ pLSA \ LSI \ PCA \ PLSA

還剩下一點點要補充一下的:
將一些詞變成數字,通常是向量,這個詞的數字化表示就是詞向量 word vector。
將詞放到向量空間中的方法,叫做word embedding

經過這些做法以後,成功做到將詞語變成數字,也有著以下缺點:

  • 新的詞進來,改變詞表大小,矩陣也隨之改變,需要重新化簡
  • 詞與詞之間可能並沒有一起出現過,會存在0的結果
  • 很難建立與多個詞直接的關係,運算量增長嚴重
  • 有詞關聯的訊息,卻沒有詞相似的訊息

這時,另外一派,帶著語言模型走了出來
語言模型是在文本層面建立的模型,衡量某個文本出現的機率
比如這個文本出現的機率 - 今天天氣不錯
設 $$ w_{1} $$ 為 今天
$$ w_{2} $$ 為 天氣
$$ w_{3} $$ 為 不錯
可以表示成 $$ P(w_{1}w_{2}w_{3}) $$
後文是根據前文而來,因此可以變成成
$$ P(w_{1}w_{2}w_{3})=P(w_{1})P(w_{2}\mid w_{1})P(w_{3}\mid w_{1}w_{2}) $$
在文本很長的情況下,算出這一串東西還是很麻煩
再引入一個假設,文本的下一個字的產生與前文N個字有關,而不是所有。引入這個假設可以有效減低運算量,而這個假設,就是馬克科夫假設(Markov property)
然後這個看前面n個詞的模型也叫做ngram model
$$ P(w_{1},\ldots ,w_{m})=\prod {i=1}^{m}P(w{i}\mid w_{1},\ldots ,w_{i-1})\approx \prod {i=1}^{m}P(w{i}\mid w_{i-(n-1)},\ldots ,w_{i-1}) $$

如果將語言模型像之前一樣用矩陣化簡的方式建立模型,其實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:

  • 新的詞進來,改變詞表大小,矩陣也隨之改變,需要重新化簡
  • 詞與詞之間可能並沒有一起出現過,會存在0的結果
  • 很難建立與多個詞直接的關係,運算量增長嚴重
  • 有詞關聯的訊息,卻沒有詞相似的訊息

為了更好地學到文本語意,Bengio在2003年發表的《A Neural Probabilistic Language Model》提出NNLM這一模型,也就是用神經網路建立語言模型
NNLM的架構是

NNLM第一步將前文N個詞,通過Matrix C,得到m大小的詞向量。
將前文的N個詞向量接起來,得到一個n*m大小的向量
將這個向量丟到一個feed-forward network softmax出下一個詞的機率
其中,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 - Matrix C
在論文中稱爲word features layer,由於Matrix C是share的,就是説所有input的詞都經過同一個matrix C,經過網絡更新之後,這個MatrixC蘊含了一些word的feature!
有人會好奇,這個feature到底學到了什麽?挖下去之後,就有了的Word2Vec的誕生。
Word2Vec也算是語言模型的副產物XD

距離NNLM到Word2Vec,我們還差一小步
NNLM在當時有幾個難以解決的缺點 -

  • 在那個時代,RNNLM的運算量十分驚人,在 14 million (13,994,528) 詞的語料中,跑5個epoch用了40個CPU 三個禮拜
  • NNLM只看前面的N個詞,沒能很好捉到上下文的訊息

這些問題,在運算量爆炸的今天都是輕鬆的
想要更好獲取上下文訊息,可以用transformer嘛,效果不好,資料堆上去,用上TUP,也就有了新時代的狂暴型 NNLP - elmo/bert/gpt

在運算量極大提高,能用狂暴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之前。
我們順著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,看看由此發掘出來的有趣產物吧

參考資料: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anguage_model
http://www.jmlr.org/papers/volume3/bengio03a/bengio03a.pdf